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伺服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和无刷直流电机(BLDC) 的高精度控制需求急剧增长。而作为电机控制系统的“眼睛”,正交编码器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表现。
传统开发流程中,工程师们面临两大困境:
测试风险高:高速、极限工况及故障场景的实物测试可能损坏设备;
开发周期长:依赖物理台架,测试覆盖率低,迭代缓慢。
电机HIL(硬件在环)测试技术通过实时仿真平台模拟电机、编码器等被控对象,成为破局关键。其中,正交编码器信号的精准模拟与解析更是验证位置环控制算法的核心环节。
01 正交编码器介绍
正交编码器(Quadrature Encod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自动化及机器人领域的位置与速度传感器。它通过输出两路相位差90°的脉冲信号(A相和B相),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检测、方向判断及转速测量。
核心特点:
双通道正交信号(A/B相)
两路方波脉冲相位差90°,通过比较边沿变化判断旋转方向(正转/反转)。
部分编码器还提供Z相(零位信号),用于绝对位置校准。
高分辨率与精度
分辨率取决于编码器线数(如1000线/转),结合倍频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精度(如4倍频后达到4000脉冲/转)。
抗干扰能力强
差分信号输出(如RS422)支持长距离传输,适用于工业噪声环境。
02 正交编码器信号在电机HIL中的价值及作用
HIL测试中的关键作用
在硬件在环(HIL)测试中,正交编码器仿真器可动态模拟A/B/Z相信号,支持:
极限工况验证:(高速、急加减速、方向突变);
故障注入测试:(信号丢失、抖动、噪声干扰);
控制算法迭代:无需实物编码器,加速开发周期。
正交编码器以其高可靠性和实时性,成为现代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传感器之一。
03 总结
正交编码器信号在电机 HIL 测试中占据核心地位。
从原理上,它通过输出两路相位差 90° 的正交信号,实现电机转向判别、精密计数与转速测量;
在模拟环节,HIL 设备借助 FPGA 等硬件及参数映射软件,精准生成不同频率、相位的信号,并可模拟抖动、断线等故障场景;
信号解析过程中,以 STM32 定时器编码器模式为代表的硬件配置结合 M 法、T 法等软件算法,实现可靠的信号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其为电机控制算法调试、鲁棒性验证及成本优化提供关键支持,广泛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伺服系统等领域,推动电机控制技术高效发展。
若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欢迎联系contact@lpai-tech.com。